乌拉圭与俄罗斯合资奶粉(乌拉圭已接触国内多家乳企)

乌拉圭已接触国内多家乳企,看好我国乳品贸易市场

日前,在2019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举办期间,蒙牛与乌拉圭国家奶农合作社集团Conaprole(科拿乳品)签署经贸合作框架协议,未来两家企业将围绕乳制品相关贸易开展多项合作。

而此次与蒙牛签约的科拿乳品是乌拉圭最大的乳制品公司及出口公司,其成立于1936年,距今已有83年历史。该公司也是南美洲最大的乳制品出口企业,70%的产品用于出口海外60个国家和地区,连续10年蝉联乌拉圭最大出口商,每年总销售额约11亿美金,其中6亿是出口销售额。

科拿乳品目前有8家工厂,包括5家原料厂和3家新鲜产品厂。主要产品包括各类牛奶、酸奶、奶酪、黄油、奶粉、冰淇淋、焦糖牛奶酱等300余种。

乌拉圭将乳业出口目标投向中国

如今,借着国内“一带一路”的机遇,乌拉圭将出口目标投向了中国。在目前国内乳品需求旺盛,且购买力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有意大力开发中国市场。此次与蒙牛签署合作协议也为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乌拉圭国土面积17万平方公里,目前只有5%的土地用于乳业发展,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仅300万人口的乌拉圭却拥有1200万头牛,每年产量能供给两千多万人口,相当于乌拉圭本国人口的6倍。

乌拉圭奶牛场大部分都是家庭劳作模式(家族企业),共有3800个奶农,其中73%将牛奶送去加工,27%在工厂制作奶酪。

据乌拉圭驻华大使馆消息,其奶牛都是纯天然草饲放养的,并且能实现每头牛从出生到最终产品的100%追溯保障。牛奶不含生长激素,不含抗生素,不含重金属,不受辐射污染。

由于乌拉圭能满足最严格的的市场要求,如今乌拉圭是世界上第七大牛奶出口国。70%的产量销往60多个国家市场,其中占最多的是巴西42%,其次是阿尔及利亚13%,俄罗斯 9%,中国5%,剩下的30%在其国内销售。

据悉乌拉圭自身牛奶消耗量相当可观,每年牛奶产量约22亿升,乌拉圭每年人均牛奶消耗量约230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资料显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报告统计数据指出,2018年,乌拉圭乳品出口总计约155.6万吨。乌拉圭国家奶业协会(National Milk Institute)的数据则显示,在出口目的地中,阿尔及利亚、巴西和俄罗斯为前三甲,而中国与墨西哥则并列第四。

乌拉圭持续发力,看好我国乳品贸易市场

据国内乳品贸易情况来看,乌拉圭对中国的出口以原料为主,包括奶粉、奶酪和黄油等。而先入为主的新西兰、欧盟和澳大利亚三个地区在去年累计大包粉数量中占比已达到92.5%,其中,最大的竞争者是新西兰向中国出口58.78万吨奶粉,占比达73.3%,实现同比增长6.9%。

纵观中国全年奶粉进口情况,仅来自美国的奶粉数量较2017年出现了下降,而在其他实现增长的国家中,白俄罗斯的增长幅度甚至超过了20倍。

除了进口奶粉,国内乳企对牧草需求量也很大,2018年累计进口了167.76万吨干草,其中“牧草之王”苜蓿的进口数量达到138.37万吨,金额总计约4.64亿美元。进口苜蓿中,83.76%来自美国,但同比下降了8.81%。相反西班牙向中国出口的苜蓿数量却上涨明显,同比增长率达到586.19%。

此外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种牛/乳牛进口国之一,2018年共进口4.1万头,其中有73%来自澳大利亚。乌拉圭也有小部分乳牛被出口至中国宁夏、云南和黑龙江等地,据悉乌拉圭是第一批被中国允许出口活牛的国家之一,目前人牛比为1:4,拥有1200万头牛。

在国内乳企贸易竞争严峻的情况下,乌拉圭乳业也在不断寻找突破口,其政府大力支持中方企业在乌方乳制品加工领域与原材料领域的投资。并大力宣扬其国家的乳制品企业(主营奶粉、婴儿配方奶粉等)大多都获得了国际主要市场的出口资质,拥有相关的先进技术。

乌拉圭驻华大使馆透露,科拿乳品副总裁亚历杭德罗·佩雷斯·维亚奇早在今年4月份,就作为唯一的南美乳制品企业代表,来北京参加了首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企业家大会。期间与中国乳业两大巨头伊利和蒙牛进行了会晤,希望寻求更深更广合作。

持续发力的乌拉圭也在接触更多的乳企,7月12日在天津参加了第十届奶业大会。公开资料显示,驻华大使馆商务经济和投资处的负责人费德里科·拉赫先生向国内乳企人士介绍了乌拉圭的乳业以及中乌在这个领域的合作。

发布于 2022-08-28 00:08:03
收藏
分享
海报
17560
目录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